直擊消失的濕地/瘋種電 搶魚塭…生態在崩解

詳細內容
2018-01-06 23:56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吳政修/連線報導  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/圖

政府雷厲風行推動綠能政策,但太陽能光電業者群起進場,正與西海岸魚塭、鹽灘地、埤塘上演「搶地」大戰。環團擔心濕地生態結構崩解,將危及養殖等產業發展。

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發現,西部沿海瘋「種電」,魚塭地租狂飆,衝擊養殖戶生計,台南七股濕地、嘉義朴子溪口滯洪池、桃園新屋埤塘等濕地,已因綠能政策大幅改變型態。

林昆海說,七股魚塭每甲行情原本在三萬到三萬五,光電業一來,租金提高十倍,漁民根本租不起,間接造成養殖成本激增。桃園也有漁民激憤,指冬季濕冷天氣,一度電也發不出來,埤塘種電根本浪費,而台南、嘉義等鹽灘地也將步入後塵。

台南市經濟發展局科長郭坤助說,確實有廠商在七股區三股、十份一帶合法整合用地,準備發展太陽光電,雖不會造成汙染,但市府會注意不能設在濕地。

「連地價也在一年內漲一倍。」七股水產老闆楊惠欽舉自己買地的經驗咋舌說「嚇人」;七股區三股里長黃仙立表示,之前好不容易擋掉「七輕」,現在又來了綠能,居民都不歡迎,因為農地應農用。

崑山科大教授翁義聰說,濕地類似「地球村的公園」,提供沒有家的黑面琵鷺等鳥禽使用,但濕地保育與公共建設用地需求牴觸時,大家多半各執己見,不願讓步。前陣子炒得最凶的綠電問題,即找了不懂生態的人來盤點國有地,結果嘉義布袋中選後,掀起環團對野生動物的保衛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