哇~突然一陣天搖地動,讓人頭暈目眩的,原來是地牛又翻身了。由於臺灣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,因此地震活動十分頻繁,每年發生地震的次數超過40,000次,其中還包括了200多個有感地震,造成許多災害與傷亡,地牛的威力可不容小覷呀!
地震發生後,如果你上網查詢地震資訊的話,就會看到「最大震度4級」這樣的描述,你或許會有疑問:「咦?這是什麼意思呢?」其實「地震震度」是指地表觀測到地震波振動的激烈程度,臺灣過去的震度分級分為0至7級,級數越高,代表地表的振動越劇烈,造成的影響也越嚴重。
過去地震震度分級示意圖
「震」視問題的發生
雖然近年來中央氣象局在臺灣各地建置非常高密度的地震觀測網,也大幅提升地震儀器的靈敏度,但是過去發布地震報告的震度資訊時,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,而造成相關單位的困擾,像是:
- 發生小規模的地震時,即使沒有災害發生,靠近震央的測站卻常觀測到非常大的震度,使相關單位在地震應變時投入過多的資源,民眾也會受到影響,是目前震度分級方式最需要解決的問題。
- 救災單位無法在第一時間透過震度的分布情形,準確研判地震災害可能發生的範圍與程度,進而造成救災人力與資源無法有效的調度。
- 現行震度5級以上的震度階級,其PGA(最大地震動加速度)範圍過大,影響救災單位和公共單位的地震應變成效。
為了改善這些問題,中央氣象局於108年參考日本與美國的分級制度與計算方法,著手制定新版的地震震度分級,參考方向包括:
- 日本氣象廳(JMA):
考量振幅的持續時間,避免震度高估的情形;另外也考量5至6級的PGA(最大地震動加速度)範圍過大,而將震度細分。 - 美國地質調查所(USGS):
為強化震度與災害的關聯性,先以PGA(最大地震動加速度)計算震度,若震度值超過VII級,改以PGV(最大地震動速度)計算震度。
臺灣新地震震度分級與日本、美國之對照表
調整的真「震」內容
為了加強地震震度與震災的關聯性,提升地震應變與救災的效能,並考量新震度分級能夠與過去分級制度銜接,中央氣象局將震度分級進行調整,也修改了震度的計算方法,將PGV(最大地震動速度)列入評估,同時考慮PGA(最大地震動加速度)與PGV(最大地震動速度),讓相關應變單位能更方便、更快速獲得地震震度,因此在新版地震震度分級表中看不到地動加速度範圍,而是回歸到震度的基本定義,也就是地震對我們生活的實際影響。另外在高震度階級上,將5級細分為5弱、5強;6級細分為6弱、6強,以利相關單位可以更加彈性運用。
新版地震震度分級表(草案)
改變「震」在發生
那麼調整震度計算方法有哪些好處呢?我們預估新版的震度計算方法,可以使地震震度更加符合分級表的描述,有效降低防救災等相關單位應變動員次數與資源消耗,也能忠實呈現災害發生的位置,更適度的界定出不同災害程度的範圍,提供相關單位更細緻的應變資訊。
921地震的新、舊版震度分級比一比
臺灣每年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,精準的震度分級與計算方式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震度造成的影響,不僅能及時做出應變,也能讓後續的救災更順利,讓災情降到最低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