颱風的形容詞知多少?

詳細內容
2019/07/04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
 

臺灣每年都會遭受颱風的侵擾,有關颱風的動態與資訊,除了可以在中央氣象局網站取得之外,各大平面或電子媒體也都會詳細報導,提醒民眾做好防颱措施。然而,近年來由於網路與各類傳播媒體的發達,形成資訊爆炸、但水準參差不齊的報導,為了吸引觀眾的點閱,媒體往往會使用誇大聳動的形容詞與文案內容,這些描述有時候與科學上的定義不同。如果民眾不清楚用詞的意義、或是過度解讀,就容易引起恐慌或誤解。
為了讓民眾更了解颱風的本質,中央氣象局整理了近年來網路與媒體使用的颱風形容詞。下表為網路媒體曾使用的形容詞與其相對應的颱風列表(依時間先後)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颱風形容詞列表

颱風形容詞列表

接下來,我們針對媒體經常使用的形容詞,與當時颱風實際對臺灣的影響,做簡單的對比說明。

  1. 有關「颱風登陸地點」的形容詞
    媒體常根據颱風登陸的地點,用誇張的形容詞來描述侵襲臺灣的颱風,例如:由宜蘭登陸稱為「爆頭颱」,從花蓮登陸、穿越臺灣而過的稱為「穿心颱」或「斷腰颱」、自南臺灣登陸稱為「爆菊颱」。
    根據颱風在臺灣登陸地點的統計數據顯示,颱風從臺灣東岸的宜蘭至花蓮之間登陸的次數最多;雖然颱風登陸的地點與時間會隨颱風形成的地點、行進方向而有所差異,但由於風雨最強的區域,是發生在颱風中心的四周圍,所以民眾的確需要注意颱風的登陸地點,嚴防附近地區發生嚴重災情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分析1911~2017年登陸臺灣地區的颱風,得知從宜蘭與花蓮間登陸者最多,其次為從花蓮與成功之間登陸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颱風登陸臺灣地點之分段統計(1911~2017)

  2. 有關「颱風路徑」的形容詞
    對於特殊的颱風移動路徑,媒體也常自創形容詞,例如2012年的「天秤颱風」,剛開始因與「布拉萬颱風」產生「藤原效應 (Fujiwhara Effect)」(當兩個颱風相距在1000公里以內時,會發生相互旋轉之現象,也就是雙颱風交互作用;此效應是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博士最先發現,後人為紀念他,就以其名字命名之),在逐漸遠離臺灣之後又被牽引轉回臺灣,故被稱為「回馬槍」。一般來說,颱風的行進方向,主要是受到大範圍氣流場(駛流場)所控制;在北太平洋西部生成的颱風,主要是受到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環流所導引。
    侵襲臺灣地區的颱風,其路徑大致上可以分成10類,最常見的是通過臺灣南部海面,並向西或西北移動者;像「天秤颱風」這種行進特殊的颱風路徑,其機率相當的少,僅佔不到4%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侵襲臺灣地區的颱風,其路徑大致可分為10類,其中以第五類通過臺灣南部海面並向西或西北移動者,其發生機率最高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影響臺灣地區的颱風路徑分類圖(1911~2017)

  3. 有關「颱風強度」的形容詞
    颱風造成的災害,往往與颱風的強度有關,因此媒體會特別關注颱風強度或暴風半徑相關的資訊,例如媒體就曾用「虛胖颱風」來形容暴風半徑大、但結構不紮實的「莫拉克颱風」;用「禿頭、大屁股颱風」形容雲系發展旺盛(大屁股)、但北側環流較弱且無雲(禿頭)的「鳳凰颱風」;或以「魔鬼颱」、「完美颱風」形容發展快速、且結構紮實的「天兔颱風」,也曾引用外媒CNN時常使用的「超級颱風」、「地表最強颱風」等用語。
   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劃分,颱風的強度是以「近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」為準,分為:輕度颱風(8~11級風)、中度颱風(12~15級風)與強烈颱風(16級風以上)。暴風半徑則是自颱風中心向外到平均風速每小時50公里(7級風)的地方;暴風範圍越大,表示受颱風影響的區域越廣。
    當颱風來臨時,各地出現的風力大小,除與颱風強度有關之外,還跟所在地區的地形、高度,以及颱風路徑有關,民眾不僅需要注意颱風強度,也應當同時關注其他相關因素,才能做好最佳的防範措施。
     
  4. 有關「降雨量」的形容詞
    除了強風之外,颱風也會帶來豐沛的降雨量。媒體就曾用「行星級西南氣流」、「海馬倒水」、「兩根大水柱」、「航空母艦與戰鬥機群」等形容詞來描述2012年的「泰利颱風」,說明臺灣地區將會有明顯的降雨並會造成嚴重災情;或用「聲東擊西」形容2014年的「康芮颱風」,因其侵臺路徑與實際降雨區域有所不同。
    事實上,颱風帶來的雨量,不只受到颱風路徑與颱風強度的影響,所處地區的地形、水氣含量、颱風移動速度、雲雨分布等不同因素也會影響其降雨量;所以同一個颱風,對各地方所造成的降雨量,有時會有很大的差別。氣象局在預估颱風降雨量時,就會根據歷史數據與颱風的最新資料加以綜合研判,讓民眾可以做好萬全的防颱準備。
     
  5. 有關「多個颱風並行」的形容詞
    媒體曾以「三颱鼎立」形容2006年同時出現在臺灣附近海域的「瑪莉亞颱風」、「桑美颱風」與「寶發颱風」相互牽制的情形。根據統計,每年的7到9月是臺灣的颱風季,平均有3到4個颱風會侵襲臺灣,但過去曾有一年內受到7次颱風影響的最高記錄。實際上,在2005年至2015年的11年間,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同時出現3個颱風就發生過8次;因此,在西北太平洋海域上,同時有數個颱風存在,並不足為奇。

雖然有時候媒體的報導內容千奇百怪、充滿無限創意,但其本意也是希望民眾在面對颱風來襲時,能多加小心防範,並預先做好防颱措施。然而民眾務必要了解颱風的特質,以及其對臺灣可能造成的影響,並多使用中央氣象局的預報用詞與用語,才不會人云亦云,過度解讀媒體用字,如此才不會引起不必要的困擾。